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既然能力普通,就不要想着神之一手的军事决策,就老老实实地打“呆仗”,鳖总想着骚操作。对于这点,张扬心知肚明,人民军各级指挥员也有清醒认识。
既然要打呆仗,张扬更不会干涉一线指挥,玩出机枪移动5米这样的“指挥艺术”。
张扬的文章如一盆冷水,让党内浮躁的情绪瞬间平静下来,不复此前急躁乃至骄躁的心态。
同一天,曼德勒金光寺的奈蓬大师来信,信中劝和双方以和为贵,不要让战火涂炭百姓了。大师态度很恳切,直接表明佛教立场,更点名这也是奈温政府一位高官的意思。
收到信后,缅共中央开了个小会。
“佛教立场中立,我们预料到了。他这个求和信,有多少奈温政府的意图在里面呢?”
中央委员读完信后,张扬悠悠的问。
林明贤坦白的说:“箭在弦上,大战一触即发,可没有回旋余地了。我军如此,缅军也如此。”
德钦巴登顶难得主动发话,问道:“难道对方想要拖延战争,想要更多准备时间?”
“有这个可能性!”王飞揭开挂壁地图帷幕,指着地图说:“缅军部署已经明朗,但我们观察到依旧有大批军火列车北上,卸载物资包括子弹、枪支、火炮等一切缅军武器。仰光港码头每日都有货轮靠岸,卸下军事物资。显然敌人采购的军火还没有全部交付完毕。”
“基于此,参谋部判断敌人主动进攻的时间应该晚于11月15日。”
王飞又说道:“近期以来,敌人越界侦察行动非常密集,空中的F-5很可能是侦察型飞机,它多次飞跃根据地,获得的情报也不再少数。敌人很可能判断到我军已完成部署。”
谢和华笑道:“大军前出,不是瞎子都会知道大战在即。敌人不难知道我们要主动出击了。”
讨论一个早上后,大家将目光对准了上首,张扬严肃的说:“我命令于11月10日发起进攻。各部按原计划行动!”
11月10日清晨,甘戈奥南边小山岗上闪过火光和沉闷如雷的爆炸,那是107火箭炮和迫击炮群的协奏曲。枪声再次由九旅打响,掸邦高原战火重燃。
-------------------- 第72章 势如破竹,沫谷解放,缅军接连溃败 --------------------
进攻发起后,九旅先遣部队攻势凌厉,连破缅军数道公路防线。11日,先遣部队占领南桥。南桥位于南登河上游,往东约七八公里就是南桑镇。
南桥是一个独特的地理标志,往南桑方向去,地势不断降低,高山丛林地形变成一片开阔的高台地带,谓之南桑盆地。南桑盆地以细碎、和缓的丘陵为主,地表植被不再是绿海,而是红壤裸露的灌木带,以及农耕开垦区为主,接近南桑镇时还有开阔的大片稻田。
夺下南桥,先遣部队摆脱了雨林的束缚,机动能力大增。11日一整日,九旅往盆地灌入了2个联合作战营。若以旧编制,2个联合作战营就是4个营的兵力,足以组建一个战斗力超强的战斗集群。
12日,先遣部队分兵,分三路进军,一路沿着盆地边缘北上,夺取南坑等地,从北翼包抄南桑,亦或直插南桑后方的4号公路,以及西北方的44号公路。
二路则南下夺取万旁、海牙等地,海牙是盆地的南山口,45号从这里南下,连接南方的朗科、万萨拉、孟东等地。孟东往西南方向去,翻阅达嫩山脉后就是特战营此前夺取的孟扬小镇。
一路二路分兵是两翼包抄敌军,中路正军则是沿着4号公路进攻,以堂堂正正之势,正面对垒33师。
自春天息战以来,东枝司令部坚定的认为九旅必将主动进攻,沿路攻打南桑重镇,直至威胁东枝。
南桑地理位置格外重要,它处于十字路口之上,东联掸东,北上掸中、掸西,南下缅泰边境,西接东枝,实乃掸南钥匙,东枝门户。
守住南桑,33师才有先守后攻的机会,没了南桑,东枝门户大开,掸邦将全境皆失。
有了这个判断,不同于友军还在想着收复实地,33师是一心守住南桑这个战略要点。春天以来,东枝司令部全力加固南桑城防,一心将其打造为不可攻破的堡垒。
奈温政府年钢铁产量和年水泥产量都不及缅共根据地,东枝司令部不过是九大军区之一,更不是缅军主要部署方向,所以能获得的物资供应不多。
东枝处在掸邦高原之上,几无工业,筑垒物资基本靠平原腹地供应,因此南桑堡垒计划并不像人民军打造的孟利山口那么永固化,反而是处处将就,工事充满了因地制宜的特点。
不过33师对盆地防线尤有信心,貌埃等人认为南桑堡垒虽不及固若金汤,但定能拒敌门外,形成两军对峙的有利态势。
因筑垒物资有限,33师将更多精力倾注在南桑为核心的盆地防线上,所以山区的兵力就薄弱许多,这也是先遣部队能